01
明朝正德年间,在乌龙山脚下,有一户人家,因为父母先后去世,家中只留下一个儿子。小伙名叫许宝龙,以打猎为生。
这天,许宝龙像往常一样,进山去打猎,可是转了一天,都没有碰到合适的动物,他打猎有原则,只打一些繁殖特别快,很常见的那种小动物。
他们世代靠山,老话都说靠山吃山,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能破坏。森林也是一个王国,也有他们的生态平衡,如果前人强行破坏,必将影响子孙后代的生活。
所以许宝龙进山打猎绝对不打珍稀动物,有时还会救下一些受伤的动物,放他们自由。
他把动物当朋友,动物自然也把他当恩人,这十几年他行走于山中,如同走在自己家的后花园,从来不会被毒蛇猛兽所伤。
许宝龙眼看太阳快落山了,就准备收工回家。这时他听到扑腾扑腾的声音,感觉是什么动物在打架,许宝龙心想:今天瞎转悠了一天没什么发现,看来临下山还能捕捉点什么。
他顺着声音轻轻地走过去,还没走到跟前,只见一只老鹰猛地从草丛里飞向了天空,而且嘴里还叼着一条白蛇。看来刚才的声响应该就是老鹰和蛇在搏斗。
许宝龙想着白蛇长这么大也不容易,马上就会成为老鹰的晚餐,心里有点怜悯白蛇。
他觉得他应该救下白蛇,但他又不想射杀老鹰,只好拿出弓箭拉满弓,往偏点的方向“嗖”的一声,箭从老鹰的身体上方穿过,老鹰的毛掉了几根,箭应该伤到了老鹰的皮肉。
老鹰受了轻伤,疼得它“哇”地叫了一声,就这样嘴里的白蛇趁机掉到了地上。老鹰也不敢再下来追,只好带伤飞走了。
许宝龙赶紧跑过去看,才看清楚是一条非常漂亮的白蛇,通体都没有杂色,白蛇似乎受了惊吓,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扬起高高的头,一直盯着许宝龙看。
许宝龙看着它那可怜的样子,就跟它说:“小东西快走吧,快回你的洞里去,免得等会老鹰又来把你吃掉了。”
白蛇似乎听懂了他的话,扬起头跟许宝龙点了两下,然后慢慢地顺着草丛爬走了。
02
许宝龙救了白蛇之后,他慢慢地忘记了这件事情,照样天天上山打猎。有的时候有收获有的时候没收获,他也不是特别在意,反正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下去了。
有一天,许宝龙继续去山中打猎,发现了一个金鸡的窝,里面有一对漂亮的金鸡。许宝龙想:如果把金鸡打了,我充其量吃两顿肉,但我要是想办法把金鸡抓住,拿到镇上去斗鸡,这样就会带来长期的收益,我也不用天天上山打猎了。
他想好之后,就没有惊动金鸡,而是悄悄的回家了。第二天他准备了一些抓鸡的工具,并且带上了他连夜为金鸡编的竹笼子上山去了。
那天他运气特别好,去的时候金鸡正好在窝里没动,他用了工具,很容易就把金鸡套中了。抓到笼子里之后,许宝龙才发现,他在这山上转了十几年,从来没见过这种金鸡,长得漂亮,体型不大还好斗。
他高兴极了,想着这才是真正的斗鸡,这才能斗赢那些专门养的鸡。下次去赶集的时候可以把金鸡带去集市上,摆一个斗鸡摊,肯定能来一份钱。想到这里他心里美滋滋的,提着金鸡就下山去了。
03
回到家里,许宝龙好好的养着这两只金鸡。到了十五这天,他提着鸡笼去赶集,找了一个热闹的位置把金鸡笼往那里一放,扯开嗓门就喊:“斗鸡啦!斗鸡啦!”
过路的人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鸡,都好奇地围了过来。这时来了三个斗鸡的公子哥,手里都提着自己认为很棒的鸡。
三个公子的鸡轮流上阵,刚开始是一只七彩羽毛的大公鸡,体形有金鸡两个那么大,上场之后先围着金鸡转了一圈,然后摆出了好斗之势。
金鸡是野鸡,本来就好斗,看着有鸡挑衅,哪里肯服输,立马就扑上去了,没几个回合,金鸡就赢了。
另一个公子一看大公鸡都败下了阵来,心里的底气没有原来那么足了,既然来了也不能轻易认输,就把手里的芦花母鸡送上了场。
芦花母鸡可能也是斗鸡场的老手,上去并没有马上攻击,而是等金鸡发起攻势,金鸡可没有什么耐心,而是上去就叨,一下比一下猛。
芦花母鸡也摆开了架势,一边躲一边还击,可是几个回合下来,芦花母鸡根本不是金鸡的对手,连连败下阵来,最后鸡主人心疼他的斗鸡,自己认输了。
最后一个公子看了这两局,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大白鸡,知道胜算不大,一想着半个月才能比一次,就让大白鸡也上场了。
没想到金鸡越斗越勇,这次毫不客气的把大白鸡斗死了,鸡主人只好愿赌服输,什么也没说,灰溜溜的提着鸡走了。
这才上场了一只金鸡,就连赢了三次,许宝龙信心更加足了,吆喝的也更起劲了。一天下来两只金鸡轮番上阵,斗了十几场,场场都赢了,一天下来就挣到了不少银子。
许宝龙高高兴兴的提着金鸡回家了,没想到这两只金鸡这么能斗,一定要好好的养着,这可是能让他发家致富的宝贝。
有了银子的许宝龙只是偶尔进山打猎了,他舍不得打那些动物,平常他就种种地,养养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到了初一那天又是大赶集,他就带上他的宝贝金鸡,继续去集市上摆斗鸡摊。金鸡每场下来都是稳赢,这天许宝龙又赚了不少银子。
就这样过了半年,金鸡成了集市上的常胜将军,赶集的人都知道许宝龙有一对战无不胜的金鸡,给他挣了不少钱,随着名气得越来越大,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起了歹心。
而许宝龙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些,虽说挣了些银子,也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点富余但也不多,他还想着要挣钱娶媳妇呢。
又斗了几次之后,许宝龙把手里的银子全部拿出来,请人修缮了一下房子。又去东村请媒婆给自己介绍一个媳妇,媒婆知道许宝龙条件好了,就满心欢喜地接下了这个活计。
没过几天媒婆就介绍了一个很俊俏的闺女,名叫小凤,对许宝龙的情况还算满意。
就这样,许宝龙娶上了新媳妇,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他还是每逢初一十五,去镇上赶集,摆斗鸡摊,平常就在家里种庄稼,小凤把家里操持好。
04
这天许宝龙又到了摆摊的日子,他早早地把金鸡带上去了镇上,因为金鸡斗遍镇上无敌手,名气有点大了,惦记它的人自然就多了。
这不许宝龙刚支上摊子,镇上一霸雷三少爷就来了,上一次他的鸡败给了金鸡,这一次换了一只鸡,说是一定要一雪前耻。
两鸡开斗,雷三少爷站在旁边大声地给他的鸡助威,可是金鸡毫不示弱,很快就让他的鸡败下阵来。
雷三少爷连续两次都败了,觉得颜面扫地,有点不甘心,就跟许宝龙商量要买他的金鸡,说多少钱让他说了算。
可这金鸡是许宝龙的宝贝,是一家的经济来源,卖多少钱都不值呀,怎么可能自己断了自己的财路呢?于是他果断地拒绝了雷三少爷。
雷三少爷本来就是一个街霸,对于他看上的东西,不择手段也要得到的。没想到许宝龙不识抬举,给钱买还敢拒绝他。
这一下把雷三少爷给激怒了,他叫人砸了许宝龙的斗鸡摊,扬言说现在给他两条路:第一就是把金鸡卖给他,第二就是再不要到镇上来摆摊了。
这两条路许宝龙都不想选,可是雷三少爷是这镇上的霸主,得罪了他就等于得罪了地头蛇,以后想要做生意还是很难的。
没想到许宝龙也硬气,提着金鸡就走了,根本就不向雷三少爷低头,他不知道这一走给他自己带来了祸事。
雷三少爷哪里受过这等气,回去之后越想越气,就找来了麻子六和混子李商议,决定要给许宝龙一点颜色瞧瞧。
麻子六和混子李这两个人是常年混迹于街头的人,一天不务正业,专门干偷鸡摸狗的事。三个臭皮匠聚在一起,一条歹毒的计划产生了。
许宝龙回到家里就把金鸡笼放到了房间中,跟小凤说了在街上遇到雷三少爷的事,说最近再不能出去赶集了,家里的收入就会减少。小凤也不想把金鸡卖掉,就安慰了许宝龙几句之后干别的去了。
入夜,许宝龙和小凤早早的睡了,这时房间外面多了三个人,正在鬼鬼祟祟的靠近他们的房子。
许宝龙正在做梦,他梦见了之前救的那条白蛇变成了一个妙龄女子,女子对他说:“郎君今夜有难,赶紧躲到柜子里保命!”说完女子不见了,许宝龙一激灵醒了。
这时月光照进了窗户,许宝龙看到了窗外有黑影,他想到梦中白蛇对他讲的话,估计来了强盗。他赶紧抱起熟睡中的小凤放到大衣柜里,然后自己也躲了进去。
他刚藏好,强盗就已经撬开了窗户,爬进了房间,为首的一个人拿着一把大刀,朝着床上一顿猛砍。
许宝龙心惊地看着这一切,幸亏有白蛇托梦,否则自己已经成了这几个人的刀下鬼了。
这几个乱砍了一阵之后,估计床上的人已经没气了,就去拿房间里的金鸡,其中一个人刚把手伸过去,就听见他一声惨叫,“啊!有蛇!”
许宝龙在柜子里趁着月色看到了那条白蛇,白色在黑夜里格外抢眼,它护在金鸡笼旁边,不停地朝伸手的人吐的红信,刚才惨叫的那个人应该已经被白蛇咬伤了,没几分钟就倒下去了。
同伴见这个蛇毒性这么大,也不敢贸然下手抢金鸡了,为了保命,夺窗而逃。
05
看到强盗走了,许宝龙从柜子里出来把油灯点上,把小凤叫出来。其实小凤早就醒了,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她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生怕自己会吓得叫出声来。
许宝龙看到面色惨白的小凤,把她拉到白蛇面前说:“这是我早些时候救的白蛇,很有灵性,今晚就是它救了我们!”
这时的白蛇没有了攻击性,乖乖的趴在金鸡笼旁边,高高的仰着头看着他俩。小凤这时也不害怕这个蛇了,去拿了一些肉食来喂白蛇,白蛇很温顺地吃着这些食物,俨然这里就是自己家。
许宝龙细看地上躺着的人,就是白天斗鸡斗输了地雷三少爷。心想真是恶人有恶报,白天还欺行霸市,不允许自己摆斗鸡摊,晚上就命死蛇口了。
天亮之后,许宝龙赶紧去报了官,他把昨晚发生的一切都跟官老爷交代清楚。官府派人查看了现场,发现确实是手持大刀的雷三少爷夜闯许家偷金鸡,才会被蛇咬而丧命。
加上平时雷三少爷经常欺负别人,官府苦于没有证据没办法惩罚。这次白蛇咬他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白蛇救了许宝龙一家之后,村民们都说是因为许宝龙心善救了白蛇,白蛇才派金鸡来报恩,帮许宝龙摆脱贫穷。
从那以后,许宝龙继续去集市摆摊挣钱,平常就和小凤过着快乐的日子。白蛇偶尔会去许家串串门,小凤会给它准备一些爱吃的肉食。
写在最后:
许宝龙是一个贫穷而善良的猎户,因为他心善,保护着山中的稀有动物,维护着深山的生态平衡,偶然中救了老鹰叼走的白蛇,才会套住一双漂亮而勇斗的金鸡。
他靠着金鸡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娶上了媳妇,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因为他心善!善待森林,善待动物,善待白蛇,也善待金鸡!
如果当初他一箭把金鸡射了,除了吃两顿肉,他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变!
善从心起,善念开始的那一刻,世界就开始一点一滴地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