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原料暴涨收入下降中药企业压力大了
TUhjnbcbe - 2022/3/2 14:30:00
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m.39.net/pf/a_7751257.html
中成药企业开始面临营收和原料的双重压力

来源

赛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特约撰稿

傅青主(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

年,在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国内中药材原料价格呈现出持续普涨的情况,给中医药产业各环节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生产方面,持续高企的价格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各生产企业所需原料供应难以保障的问题;消费方面,企业主营收入利润持续下降,导致部分生产企业开始谋求转型。

01

生产方面:原料总体普涨,企业压力倍增

1.1年国内中药材综合指数整体评价

图:综合价格指数图(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从综合价格指数看:由于全球性通货膨胀,以及国内中药材产能与进口形势的变化,中药材天地网综合指数在年表现坚挺上行,年整体统计下来,全年度报收于.04点,同比上涨10.29%,涨幅明显。

第一阶段,春节前行情平稳,进入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综合指数同比上涨8.01%,为近10年同阶段最高值;第二阶段,进入年7月,随着大批家种药材采集以及河南和山西水灾影响,指数快速上扬,同比上涨9.1%;第三阶段,年9月份,随着游资和热钱加快进驻中药材原料领域囤积炒作,价格指数开始大幅度提升。

1.2年国内中药材家种指数整体评价

图:家种价格指数图(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从家种指数看:年,国内出现罕见的南旱北涝情况,造成多个家种类中药材产能下降,中药材天地网家种指数在年整体上行。家种指数全年度报收.84点,同比上涨10.82%,涨幅明显。

具体表现为:一是春节前后行情平稳,但进入年第一季度,受采购批量启动,以及通货膨胀预期明朗化,中药材价格出现普涨,家种指数同比上涨7.95%,也是近10年来最高值;二是进入年7月,受河南和山西水灾影响,加上多地出现疫情防控,产新药材采收不上来或运输困难,家种指数快速上扬,同比上涨10.74%;到第4季度,随着中药材产能减产情况得到证实,价格指数开始大幅度提升。

1.年国内中药材野生99指数整体评价

图:野生99价格指数图(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从野生99指数看:一方面,中药材价格全线上涨;另一方面,野生资源蕴藏量逐年下降,多个野生类中药材产能下降,带动野生99指数整体上行,全年度报收.45点,同比上涨12.90%,涨幅明显。

一是春节前行情平稳,进入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进口受阻,依赖东南亚进口的鸡血藤、海螵蛸、天龙等野生药材难以进口,野生99指数同比上涨9.09%,增长幅度是近10年来最高;到年7月,随着炒作资本加快进入野生药材原料囤积,野生99指数迅速上扬,同比上涨11.44%,并一直持续到年第四季度。

1.4年国内中药材云图采购经理人指数整体评价

图:中药采购经理人指数图(来源:天地云图)

从采购经理人指数看:年中药采购经理人指数达到58.9点,较年明显回温,反馈出中药工业生产开始低谷反弹。

具体表现为:一是春节前由于受到疫情管控,生产和需求在很大程度受到了限制,加上库存积压以及进出口订单下降等因素,指数呈现小幅回落,由年12月的56.55下滑至年2月56.02,下滑幅度0.94%;进入月份后,中药材生产和需求提高,企业采购意愿加强,采购经理指数开始大幅度上涨,指数由56.02上涨至58.95,上涨幅度4.24%;年第三季度,生产开始降温,指数下挫;第四季度再次出现回温,呈现“翘尾”现象。

1.5年国内中药材涨幅排行榜(前50位)

序号

名称

年1月

年12月

涨跌情况

1

墨旱莲

.00

18.00

.00%

2

关*柏

14.00

60.00

28.57%

地*

12.00

45.00

.00%

4

瞿麦

.80

1.50

.26%

5

瓜蒌皮

8.00

28.00

.00%

6

生地*

12.00

42.00

.00%

7

常山

4.00

1.00

.00%

8

槐花

6.00

19.00

.67%

9

白头翁

45.00

.00

.11%

10

马钱子

45.00

.00

.11%

11

穿破石

4.00

12.00

.00%

12

密蒙花

15.00

45.00

.00%

1

熟地*

1.50

9.00

.89%

14

祖师麻

6.00

16.00

.67%

15

牛膝

1.00

4.00

.54%

16

小蓟

2.00

5.00

.00%

17

海狗肾

16,.00

40,.00

.42%

18

佩兰

5.00

12.00

.00%

19

芒硝

1.20

2.80

1.%

20

茜草

0.00

70.00

1.%

21

泽泻

18.50

4.00

12.4%

22

菊花

2.00

70.00

.75%

2

木瓜

12.00

26.00

.67%

24

白前

1.00

28.00

.8%

25

射干

27.00

58.00

.81%

26

沙苑子

8.00

80.00

.5%

27

泽兰

.80

8.00

.5%

28

覆盆子

60.00

.00

.%

29

地龙

15.00

.00

10.70%

0

薄荷

5.50

11.00

.00%

1

壁虎

1,.00

2,.00

.00%

2

川芎

22.50

45.00

.00%

大腹皮

4.00

8.00

.00%

4

鸡冠花

1.00

26.00

.00%

5

荆芥

6.00

12.00

.00%

6

马勃

45.00

90.00

.00%

7

马齿苋

6.00

12.00

.00%

8

南山楂

10.00

20.00

.00%

9

土鳖虫

45.00

90.00

.00%

40

补骨脂

8.20

16.00

95.12%

41

桂枝

4.00

7.80

95.00%

42

防风

15.00

29.00

9.%

4

光慈姑

15.00

.00

92.59%

44

五加皮

26.00

50.00

92.1%

45

山茱萸

25.00

48.00

92.00%

46

车前子

0.50

58.00

90.16%

47

白芷

8.00

15.00

87.50%

48

楮实子

26.00

48.00

84.62%

49

狗脊

12.00

22.00

8.%

50

鹿鞭

00.00

.00

8.%

表:年中药材原料上涨TOP50名单(来源:天地云图)

从原料上涨TOP50看:

一是野生品种引领整个中药原料行情持续走高,如:关*柏、壁虎、白头翁、地龙、马勃等;

二是小三类品种因产能下降导致供求矛盾凸显,如:墨旱莲、瞿麦、瓜蒌皮、常山、槐花、穿破石、祖师麻、小蓟、佩兰、芒硝等;

三是家种类品种因生产调减,严重产能不足,带动行情稳步走高,如:地*、马钱子、牛膝、泽泻、川芎、木瓜、覆盆子等;

四是受降雨情况影响,气温和日照不足导致产能下降,如:沙苑子、土鳖虫、楮实子、山茱萸、车前子等。

1.6年国内中药材跌幅排行榜(前50位)

序号

中药材名称

年1月

年12月

涨跌情况

1

牡蛎

9.00

1.0

-85.56%

2

龟甲胶

1,.00

20.00

-81.18%

浮海石

7.50

.00

-60.00%

4

两面针

15.00

6.00

-60.00%

5

柿蒂

28.00

12.00

-57.14%

6

糯稻根

11.00

4.80

-56.6%

7

谷精草

40.00

18.00

-55.00%

8

香橼

2.00

15.00

-5.1%

9

桑椹

17.00

8.00

-52.94%

10

紫石英

8.00

4.00

-50.00%

11

穿心莲

1.00

7.00

-46.15%

12

豆蔻

10.00

70.00

-46.15%

1

独活

25.00

15.00

-40.00%

14

藿香

15.00

9.00

-40.00%

15

广藿香

22.00

1.50

-8.64%

16

八角茴香

85.00

5.00

-7.65%

17

女贞子

4.0

2.80

-4.88%

18

矮地茶

9.00

6.00

-.%

19

金礞石

.00

2.00

-.%

20

枇杷叶

4.50

.00

-.%

21

夏天无

52.00

5.00

-2.69%

22

母丁香

19.00

1.00

-1.58%

2

秦皮

8.00

5.50

-1.25%

24

木鳖子

0.00

21.00

-0.00%

25

千年健

40.00

28.00

-0.00%

26

蔓荆子

.00

75.00

-28.57%

27

商陆

7.00

5.00

-28.57%

28

玫瑰茄

55.00

40.00

-27.27%

29

山银花

.00

85.00

-26.09%

0

金银花

.00

.00

-25.00%

1

西青果

40.00

0.00

-25.00%

2

儿茶

45.00

4.00

-24.44%

凤尾草

9.00

7.00

-22.22%

4

石见穿

28.00

22.00

-21.4%

5

芫花

8.00

0.00

-21.05%

6

地锦草

7.50

6.00

-20.00%

7

番泻叶

10.00

8.00

-20.00%

8

绵马贯众

15.00

12.00

-20.00%

9

肉豆蔻

75.00

60.00

-20.00%

40

天花粉

15.00

12.00

-20.00%

41

重楼

.00

.00

-20.00%

42

山慈菇

.00

.00

-19.2%

4

蓖麻子

8.00

6.50

-18.75%

44

川牛膝

2.00

26.00

-18.75%

45

葛根

11.00

9.00

-18.18%

46

马鞭草

5.50

4.50

-18.18%

47

山麦冬

5.00

29.00

-17.14%

48

鸡骨草

12.00

10.00

-16.67%

49

鹤虱

25.00

21.00

-16.00%

50

燕窝

16,.00

1,.00

-15.00%

表:年中药材下滑TOP50名单(来源:天地云图)

从原料下滑TOP50看:

一是国内疫情管控良好,疫情用药增速减缓,疫情品种下滑幅度大,如:穿心莲、藿香、枇杷叶、山银花、金银花等;

二是家种产能激增导致产能过剩,占整体70%以上,如:香橼、独活、商陆、玫瑰茄、八角茴香、肉豆蔻、豆蔻等;

三是需求出现萎缩品种,如:番泻叶、蓖麻子、地锦草、商陆、夏天无等。

02

消费方面:企业主营收入下降,部分开始尝试转型

图: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制造主营收入(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主营收入看: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主营收入下降明显,消费市场呈现过饱和状态。

从-年,中药饮片加工主营收入从年的亿元增长到的亿元,总体涨幅达到了.42%;中成药制造从年的61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总体涨幅达到了99.26%。

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主营收入虽然在持续递增,但其增长率从年开始却在逐渐下降,中药饮片加工增长率从年的27.71%下滑至年的15.06%,中成药制造增长率从年的24.17%下滑至年的8.59%。充分说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市场逐步趋于饱和。

从年开始,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主营收入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中药饮片加工在8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情况,增长率下滑20.79%,而中成药制造从7年开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情况,增长率下滑14.5%。

9年随着芪*通秘软胶囊等2个中成药纳入医保目录,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迎来了明显的消费回涨,中药饮片加工主营收入从亿元上涨至19亿元,涨幅12.71%;中成药制造从亿元下滑至亿元,下滑幅度1.46%。

虽然增长率下滑,但与7年相比,下降幅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受疫情影响,全国医疗机构门诊量大幅下跌,中医门诊量的萎缩及中成药用量整体下滑,导致了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再一次出现明显的负增长情况。

图:9Q1-Q医药工业六大子行业对医药工业的收入贡献占比(来源:中康CMH)

图:9Q1-Q医药工业六大子行业对医药工业的利润贡献占比(来源:中康CMH)

从收入贡献利润贡献看:中药类生产和加工贡献占比持续下滑,生物药品制造贡献占比增长明显。中药饮片加工收入贡献占比和利润贡献占比分别从9年四季度的9.%和5.8%下滑至年三季度的6.9%和2.5%;中成药生产收入贡献占比和利润贡献占比分别从9年四季度的21.9%和22.9%下滑至年三季度的15.%和9.2%。

从9年,受2个中成药纳入医保目录影响,青海、浙江金华、辽宁等地都已经开始对中成药实施带量采购。这也意味着,中成药即便仍有市场,价格也大幅降低,利润也将大幅缩水。

这对于现有中药企业无疑是巨大挑战。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生产虽然迎来短暂的回升,但整体收入贡献却依旧呈现出稳步下滑的态势。

反观生物药品制造,收入贡献占比和利润贡献占比分别从9年四季度的11.6%和15.5%增长至年三季度的25.0%和56.0%,整体增长不仅明显而且迅猛。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中药企业开始谋求转型。例如:步长制药、香雪制药、天士力等纷纷向生物制药、肿瘤、免疫等领域发力。

宏观*策层面,中医药整体仍然是受到鼓励的。在十四五规划中,也强调了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特别是在国家整体鼓励创新、回归药品治疗价值的大背景下,重点监控目录和中成药集采落地实施必将影响未来中国医药行业的整体格局,未来产品研发重心将回到满足临床需求的轨道上来。 

同时,众多中成药企选择降价进入医保目录也是顺应改革之形势。但是生产在源头,消费看源头,原料价格的管控将成为各大企业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

生产企业一方面加快进驻产地力度,真实开展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另一方面,尽快开展野生变家种工作的科研及资金投入,企业才有望以价换量打开增长空间,使药品销售量出现快速增长。

-留言讨论,更多观点-

医药*策:带量采购

医保目录

三明

TOP企业:恒瑞医药

阿斯利康

云南白药

市场观察:医院

科创板

医药商业

话题品种:PD-1

创新药

中药

生物药

专家撰稿:张自然博士专栏

刘红卫老师专栏

月下独酌专栏

郭泰鸿会长专栏

人事变动:医药代表

董事长

高管变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料暴涨收入下降中药企业压力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