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白癜风患者出游要注意什么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86317.html多塔的江南古城苏州,在古城城南的定慧寺巷内,有一对并蒂莲一般的双塔。双塔,生根在了苏州千百巷陌中那片最有老街风采和田园意境的福地里。而在这双塔附近的一处称为“王长河头”的小巷田园边,曾有一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培育养殖金鱼的养鱼之家。这个金鱼之家的户主姓王,有着数十年的培育养殖优良品种的养鱼经验。这处当时苏州城里最大的金鱼养殖户“王记金鱼”,也是苏州金鱼养殖的一块金字招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州园林、宾馆和苏州对外出口所需的各种金鱼优良品种,极大部分都是来自这双塔边王长河头的“王记金鱼”养殖园里。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是个少年。那时闲来在双塔边田园里玩耍,常常会揣着一种童稚的好奇去这“王记金鱼”养殖园观赏金鱼。因为家住在离这不远的望星桥堍,那时穿过大街拐进小巷,沿着密匝的老宅墙根绕行,不多功夫便能走到双塔前那片老城区内少见的田园。双塔南面这片蛙鸣蝉唱的田园虽不够宽阔疏朗,但那丝丝缕缕总也飘散不尽的泥草野田气息,让人感觉这里有着老苏州永不消逝的景象。儿时的这片田园里最有情趣的还是那个养金鱼的篱笆墙园子。这篱笆墙如园林中的花格漏窗一般,能让人看到篱笆墙园子后面的一片老宅,目光掠过老宅的屋面还能望到双塔的两个塔尖。环绕的篱笆墙东边一处有扇竹篱笆门,但常常是虚掩着的。“门虽设而常开”,这是处不设防的天地啊。只记得这“王记金鱼”的养鱼户姓王,叫什么名字想不起来了。这个王姓大伯是个大块头,圆圆的,黑黜黜的面孔,一脸风霜雨雪但又十分憨厚慈祥的样子。所以我们附近的小孩都叫他“大块头伯伯”。多年来,这个王大伯利用自己老宅前一片空地围出一片篱笆墙,每日每夜从早到晚就干着养鱼的事。少儿时最初来这金鱼园还只是沿着篱笆墙的墙根走走看看的,贴着篱笆墙能望见园内那一只只排排座的敞口*砂大缸遍布园内,足足有五六十口。这种斗笠状金鱼大缸敞口收底,那足有一米多宽的缸口硕大而气派。一口口大缸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池塘,缸内四边都长着绿茸茸的青苔,但缸水清澈可鉴,五彩鱼儿在水中徜徉游弋,安祥自在,看了真是令人眼馋。据说,这种敞口大缸受氧面大,养金鱼最为适合。缸内四壁上的青苔是太阳晒出来的,按现在的科学说法,这都是经光合作用派生出的藻类微生物。不过,只要经常换水,青苔不会搞混缸内水质,反而就像是给了那些爱徜徉的五彩鱼儿铺了一层绿茵茵的地毯一样,这有多好。王大伯的金鱼园内有口大水井,雕花石井栏上长年染着太阳和雨雪的斑驳,十分古朴。这口养鱼人井绳天天七上八下的水井,是鱼儿们的乳泉,一桶桶井水吊上来经一口口空缸存晒数日后,再换进那一排排的大鱼缸内,鱼儿就有了新的生命之源。如今,那井边的吊桶整日里七上八下“嗵嗵”有声的吊水声仿佛仍回响在我耳畔,那是养鱼人充满生机的时光,似水一般一刻不停地滋润着田园和那宁静恬淡的生活。说起这金鱼的培育和养殖,苏州地区向有传统的养育方法,且有多种优良的品种。其中,苏州“狮头”、南通“珍珠”、如皋“蝶尾”等,都是中国传统金鱼的特色品种。而这个“王记金鱼”养殖场里,除有苏州特色金鱼品种“狮头”外,其他如“丹凤”、“绒球”、“五彩珍珠”、“红帽子”、“水泡眼”、“乌龙”等,也都是这王大伯手下一等一级的良种。王大伯的养殖园内当时置有六十多口*砂金鱼大缸,一口水井和几处小型的金鱼育苗池等。王大伯两间屋子也座落在园内,平时吃住和干活全不出这圈篱笆墙的院子。从金鱼育苗池,到*砂大缸,再到最后育成良种装箱出品,这金鱼的配种、孵化、饲养都是一条龙养殖。那些刚孵化出来不久只有指甲大小的鱼苗,在王大伯的精心培育下逐渐成长起来,半年时间就有十多厘米长了。王大伯当时养鱼的饲料主要是苏州地区河流里的一种红虫(又名赤虫、血虫,是摇蚊科幼虫的总称。)红虫的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容易消化,是喂养鱼类的高级天然饵料之一。每逢春夏之交,是红虫繁殖兴旺的季节,苏州各条大小河流,上万粒小小红虫成片染红了河面,养鱼人拿着一杆杆纱布结成的网兜捞回鲜活的红虫喂鱼。如果到了秋冬季节,河道里早已没有红虫了,养鱼人常常是将春夏季节的红虫晒成虫干后储备起来使用。再度回眸那过去的岁月,双塔边那王大块头的金鱼园让这片田园多了一份鲜活和丰茂。可是后来我已记不清这处金鱼园是何时地老天荒人离散的。只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一年苏州的一个多雨的初夏,大水漫延着这片田园,王大伯的那个金鱼园亦未能幸免,地上的鱼缸一时全被连日大雨涨满的水飘浮而起,鱼儿们从金鱼园的水缸里游出来,游到了金鱼园的篱笆墙内外,游到了这双塔前那片田园各处的田渠里,洼地里,道埂旁……游鱼四散,这下可喜煞了城里的那些孩儿,大家闻讯个个都赶来赤脚趟水抓金鱼。养金鱼的王大伯这时真是碰到了天灾人祸,欲哭无泪,一个平静的岁月就这样被搅乱了。记得那多雨的日子过后,邻里那些去田园里捞金鱼的孩子捞回了不少如红帽子,凤尾,狮头,五彩龙种等名贵的金鱼,一条条养在了家中脸盆里,茶缸里,但没多久这些娇贵又可怜的鱼儿都一一死去了。双塔前田园里这片篱笆墙金鱼园什么时侯消失的,以后我没专门留心去考证。新城更替的岁月脚步很快,后来这里的整个田园区域都圈地造了新宅,老苏州乡野风光早已被密匝的楼房替代,哪还会再保留那片篱笆墙金鱼园的旧址和老去的风景呢。只有记忆是抹不去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