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韭
乌蕨、野鸡尾、雉鸡尾、孔雀尾、小叫叶野鸡尾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生于阴湿山坡、林下。根状茎横生,粗壮,密生赤褐色钻状鳞片。叶柄从根状茎生出,棕褐色,除基部外无毛。叶片披针形至卵圆形,3~4回羽状分裂,小羽片长圆形或披针形,裂片楔形,先端多少呈截形;叶脉2叉。每裂片有1~2个圆形的孢子囊群。生于顶端。茎叶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
苦,寒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于治疗:食物中毒、野菌中毒、农药中毒、细菌性痢疾、肠炎、*疽型肝炎、下肢丹毒、膀胱炎
食物中毒、野菌中毒、农药中毒。
药方组成:鲜乌韭克。
用法:水煎服;或洗净,捣烂,加冷开水绞汁服(服药前应通过催吐或洗肠,排除消化道毒物)。
细菌性痢疾、肠炎。
药方组成:鲜乌韭60克,风尾草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烫伤(I度或浅Ⅱ度)。
药方组成:乌韭适量。
用法:炒焦,研细末,植物油调除。
*疸型肝炎。
药方组成:鲜乌韭60克,茵陈30克,栀子根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7日为1疗程。
下肢丹毒。
药方组成:乌韭根30克,鸭蛋2个。
用法:水煎取汁,入鸭蛋煮熟吃。
膀胱炎。
药方组成:乌韭30克,凤尾草30克,金银花10克,车前草2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