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神秘联庆堂探访记
TUhjnbcbe - 2025/2/14 19:55:00

35年前的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步行十余华里,背着相机第一次去了联庆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宏伟古建筑,马头墙上的油画清晰可见。沿着台阶拾级而上,高50公分的石墩分立木头大门两旁,大门和石墩被岁月打磨得光光溜溜,站在大门口往里看,一眼望不见尽头,只见数百根木柱撑起一间间厢房,一户挨着一户,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照相啦!”随着一声清脆的吆喝声,一群活蹦乱跳、扎着马尾辫子的少女把我围了起来。原来我是专门来给人家拍照片的,不是来游玩赏景的。“走,走,拍照片去!”她们一边带我去看联庆堂的风景,一边给我讲联庆堂的传奇故事。

联庆堂里住着近百户人家,全都方姓,本地也管这座古建筑叫“冲堂”,里面最多时曾住有近人。冲堂始建于明末清初,当时由当地一位名人方经舟主建,历经13年建成,坐西朝东,外围青砖到顶,内部全木结构,立粗木柱根,设计精巧。一进七重,纵深95米,跨度23米,檐高7米,内有大小厢房百余间,阁楼相通,内设5个大天井,两侧设置6处弄门。初建时,主厢房依次排列为:第一重佣工、仆人住所。二重为客室。三、四、五重为大堂主建筑。正中为“凉亭式”结构,东西两根主梁雄浑粗壮,且雕有龙头鱼尾,东厢为书房,西厢为闺秀阁楼,两厢木雕精细,人物掌故、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六重为正堂,婚丧喜庆典礼之地。七重为列祖列宗牌位供奉处。逢年过节,还悬挂国子监夫妇巨幅画像。

据记载,联庆堂初名龙凤堂,初建一进九重,主梁原雕刻有龙头凤尾,建成后,曾遭外姓“冲堂冲堂,二面关房,龙头凤尾,欲篡君王”的诉状。为避欺君之罪,方姓一夜之间撤除前后两重,改凤尾为鱼尾。至乾隆四十五年,方时可父子同科中举,喜事成双,全族欢庆,始称“联庆堂”。

联庆堂背靠一座大山,西头有一平岗,称为“堂岗”,此山形似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堂岗”又恰似旗杆,故得名“旗形山”。我在一群姑娘前呼后拥之下,从堂岗爬到旗形山巅登高望远。对面司空山“双乳”雄峰耸峙,山下千亩田野肥沃广袤,冶溪长河流经门前,河水清澈,河堤两岸古树参天,飞檐翘角的联庆堂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又有一群穿红着绿的少女衬托,画面美不胜收。

联庆堂门前4口大池塘连成一体,塘内水质清澈,鹅鸭成群,水塘主要用来灌溉、养鱼,古人还考虑联庆冲堂居住人多,又为全木结构,故修池塘蓄水以修池塘蓄水以防火。其正堂主梁改为鱼尾,也有防火之意,因此几百年来联庆堂从未失火。水塘边有3棵参天古枫,其中两棵紧挨池塘,5人才能合抱,夏天供人乘凉,秋天供人欣赏,其根部发达,状如盘虬、天鹅、龙头……

联庆堂让我留恋,人行走在河堤上,仿佛步入世外桃源。时隔不久我又去了,我到联庆堂不仅是去看古建筑,去看古树景,最主要的是被那里淳朴、善良、美丽的姑娘所吸引。

时隔不久,我终于在那里遇到了心上人,并成了我的结发妻子,也有了机会经常去赏景、去品美食。联庆堂历经数百年沧桑和“文化大革命”浩劫,书房、绣楼、主梁等均被毁坏,许多雕刻画像、匾额所剩无几,但联庆堂人勤劳、善良、淳朴的民风没有丢。

每年端午节,联庆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好远好远就能闻到粽子香,让路人都垂涎欲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个个都会包粽子。逢年过节还要做许多好吃的,譬如咸鸭蛋、打糍粑、年糕等等。我最喜欢听老人们讲联庆堂的故事。过去,联庆堂能人辈出,明末清初,方训仁、方训义二兄弟安定一方,厥功至伟,谢官归田后耕读传家,崇文尚武,朝廷赐予“乡之更老”“礼义干橹”匾额。乾隆年间,方时可诗文绝伦,钦授国子监学正。方济宽,黄浦军校第五期经理科毕业。方嗣蒙,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十七期步科班。方承铭,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二期毕业……

联庆堂最热闹的时候是过年。

为了活跃过年气氛,联庆堂自古就有“除夕还年、正月初一抢媳妇、初二打女婿”等大闹“三朝年”的习俗。每年除夕刚到“五更”天还没亮,就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着前堂跑到后屋,扯开嗓门喊:“诸户老爷们,起来还年啰!”……眨眼时间,联庆堂的近百管烟囱齐冒烟,女的在家烧年饭,男人都端着祭品、拿着鞭炮到列祖列宗牌位前烧香祭祖、辞旧迎新。因为这里住着上百户人家,几乎每年都有新媳妇进门、新女婿上门,所以正月初一,大家吃过早饭,穿上新衣服,男男女女齐上阵,把新媳妇拽到操场上,男的组成一队抢新媳妇、打新媳妇,女的组成一队保护新媳妇,像闹新房一样凑热闹,还口口声声称“越打越发”,一起打闹至尽兴。“打女婿”就有所不同,因为都是男子,相对稍微野蛮,称“不打不发”,直到新女婿“求饶”说好话,表态往后一定善待自己的媳妇为止。过了大年初二,联庆堂就开始玩狮子、跑竹马、挑花篮、闹花灯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在一起尽情欢乐,热闹欢腾的场面直到元宵佳节“圆灯”。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联庆堂人也都先后富裕起来,陆续搬出拥挤破旧的老冲堂建起了楼房。不到十年时间,联庆堂已是楼房林立,但古建筑无人管理,主体将塌。门前的古枫因遭雷击,有两棵枯死,仅剩一棵留存下来。近几年,当地群众筹资捐款近百万元,重新修复联庆堂主体建筑,保护古树名木,同时,联庆堂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联庆堂建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舞台、戏台、公厕、篮球场、文化广场、农家乐一应俱全。

今天的联庆堂,经政府拨付巨资,古建筑修缮一新,再现雄伟;一条通往中心村庄的水泥马路宽敞整洁,马路两旁一排排红顶白墙的楼房、小院精致美观。春天一到,联庆堂沿河两岸的3公里绿色长廊古树吐绿、生机勃勃,门前四口水塘整修后加固围栏,池塘外亩荷塘一到夏天荷花绽放、分外妖娆,秋天的联庆堂,金色稻浪翻滚,处处是一派丰收祥和景象,整个村庄亮化、绿化、美化工程相互衬托、融为一体,既古朴大方,又端庄美丽,随处可见的是一张张联庆堂人幸福的笑脸。

如今,古建筑文化瑰宝重焕生机,山清水秀、古树成荫、荷花盛开、生活小康的联庆堂,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联庆堂古老的传奇和故事仍在继续演绎。(作者:胡兴南)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秘联庆堂探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