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红伞伞,白杆杆常见可食用与不可食用野
TUhjnbcbe - 2024/8/28 16:55:00
食野生菌的季节又到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长着各种美味的野生菌,它们不仅是舌尖上的盛宴,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快来看看哪些是可食用以及不可食用的吧!

一、可食用野生菌

1、松茸

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它的菌盖呈褐色,菌柄为白色,表面有纤维状茸毛鳞片。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一般生长在海拔-米的温带和寒温带松树与栎树混交林带的原始森林中。新鲜的松茸香气浓郁,口感如鲍鱼,极润滑爽口,无论是用来煲汤、油煎还是烤制,都能将其鲜美的滋味发挥到极致。

2、鸡枞菌

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其形状像斗笠,因此也被称为“伞把菇”。鸡枞菌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乱坟堆、包谷地中,与白蚁巢相连。它可以炒食、清蒸、做汤,也可以制成油鸡枞,长久保存,四季享用。

3、牛肝菌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类,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牛肝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常见的有白牛肝菌、黄牛肝菌、黑牛肝菌等。牛肝菌的烹饪方法多样,可炒、可煮、可炖,与肉类搭配更是相得益彰。

4、竹荪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可以煲汤、清炒,也可以涮火锅。

5、青头菌

青头菌主产于云南滇西“三江并流”区原始森林地带,生长环境极其纯净。菌盖初呈球形,本身具有与青草一般的保护色,不容易发现。成熟后,青头菌菌盖会慢慢平展,中部会微微下凹。青头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入口细腻,带着大自然的清香。无论是烧炒、炖、蒸还是做汤,味道都十分鲜美。

6、干巴菌

干巴菌是云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它生长在滇中及滇西的山林松树间。干巴菌的外形酷似牛牙状,没有菌盖和菌褶,簇生如牛牙状。干巴菌香味浓郁、滋嫩香甜、肉质坚韧,干燥,回味醇香绵长,嚼味无穷,与腌肉、火腿一起炒食,味道妙不可言。

7、奶浆菌

奶浆菌因弄断它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流出像牛奶一样颜色的乳白色液体而得名。奶浆菌香味浓郁,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抗逆能力。烹饪后的奶浆菌,口感香脆,滋味鲜美,可以清炒、煲汤,也可以与肉类搭配烹饪。

8、羊肚菌

羊肚菌的菌盖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野生菌,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羊肚菌适合炖汤、红烧或者清炒,吃起来口感鲜美,别具风味。

9、松露

松露是一种蕈类的总称,因其散发特殊的气味,自古便有许多人为之着迷。松露生长在土里,是附着于松树根下的茎块菌类。松露可以鲜食,也可以制成松露酱或者用于烹饪中作为调味料,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二、不可食用野生菌

1、毒蝇伞

又名红脚伞,含有致命毒素,误食后可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2.、毒鹅膏菌

毒性极高,误食后可能引起严重的肝脏、肾脏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其中包括致命鹅膏(俗名:白罗伞)、灰花纹鹅膏(俗名:麻母鸡)、黄盖鹅膏(俗名:黄罗伞)等。

3、亚稀褶红菇(俗名:火炭菌)

误食后发病快,可导致横纹肌溶解,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痉挛性疼痛、血尿或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者会在12小时后死亡。

4.、小豹斑鹅膏(满天星)、假褐云斑鹅膏(俗名:假草鸡枞)、残托鹅膏(俗名:假草鸡枞)

这些菌类虽不含剧毒毒素,但也可能导致严重中毒损害,甚至中毒死亡,应避免误食。

5、条盖盔孢伞(俗名:假皮条菌)

属于剧毒菌类。

6、长柄网孢牛肝菌(俗名:高脚葱)

具有一定毒性。

7、青褶伞:

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

8、叶状耳盘菌(俗名:假木耳)

可导致光过敏性皮炎型中毒。中毒后潜伏期较长,发病时会出现类似“日晒伤”的症状,如皮肤红肿、热、刺痒、灼痛等,严重者皮肤会出现颗粒状斑点,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日光下会加重。

9、毒红菇:

有毒,不能食用。

10、毒沟褶菌(俗名:小白菌、蝴蝶菌)

可引起中毒反应。

野生菌的种类繁多,且有些毒菌与可食用菌在外形上极为相似,难以辨别。为了确保安全,建议尽量避免自行采摘和食用野生菌,选择市场上常见的的食用菌。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伞伞,白杆杆常见可食用与不可食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