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茅又称鸡脚草、果园草,原产于欧洲,中国的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和新疆等各省均有分布。其草质柔软、叶量丰富、产量高、营养价值好、适应性广,是优良牧草之一。
1.植物学特征:鸭茅是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植株疏丛形,根系发达,茎直立,基部扁平光滑,株高70-cm;叶色蓝绿,长30-50cm,宽0.8-1.2cm,叶片扁长而柔软,边缘粗糙有刺;圆锥花序,小穗着生在穗轴的一侧,形似鸡脚,内、外稃均具纤毛,种子长卵形,*褐色。
2.生物学特性:鸭茅是一种长寿牧草,一般可利用6~8年,以第二年、第三年产量最高。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为昼夜12-21℃,当温度高于28℃,其干物质生产降低,当地温低于6℃,植株停止生长。鸭茅适应性广泛,其耐热性优于多年生黑麦草、猫尾草和无芒雀麦,抗寒性高于多年生黑麦草,但低于猫尾草和无芒雀麦,抗旱性强于猫尾草,但不如无芒雀麦。其耐荫性强,阳光不足或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适宜与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混播,在林间或果园套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泥炭上、沙壤土上、红壤土上均生长良好。
3.饲用价值:鸭茅草质柔软,牛、马、羊、兔等均喜食,幼嫩时尚可用以喂猪、禽和鱼。叶量丰富,叶占60%,茎约占40%。再生草叶多茎少,基本处于营养生长,其成分与第一次由割前的孕穗期相近。
鸭茅的化学成分随其成熟度而下降,其钾、磷、钙、镁的含量也随成熟度而下降,铜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变化不大。第一次收割的草含钾、铜、铁较多,再生草含磷、钙、镁较多。鸭茅抽穗期的维生素含量很高,尤其胡萝卜素含量,30毫克/千克、维生素E毫克/千克。微量元素含量也丰富,铁毫克/千克、锰毫克/千克、铜7.0毫克/千克、锌21.0毫克/千克。鸭茅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鸭茅形成大量的茎生叶和基生叶,适合于放牧、青贮或刈制干草。
4.栽培技术
(1)整地:因鸡脚草种子细小,苗期生活力弱,与杂草竞争力差。故播种时必须精细整地,苗期要中耕除草2次,以消除杂草。
(2)播种:可于4月份春播或10月份秋播,播种量以每平方米(1亩)用种1公斤为宜。密行条播,行距15-30厘米;也可密点播或撒播。宜与豆科牧草如三叶草、紫花苜蓿等混播。
(3)水肥管理:耐阴湿、肥沃的环境,对肥水要求较高,基肥以每平方米施圈粪0-公斤,并加一定的磷钾肥。苗期以追施粪尿、厩肥为主,每次刈割后每平方米追施尿素5-7.5公斤。
(4)收割利用:收割鸡脚草以孕穗初期为宜,留茬6-8厘米以利再生。播种当年刈割1次,亩产鲜草0千克,而第二、三年可刈割2~3次,亩产鲜草千克以上。生长在肥沃土壤条件下,亩产鲜草可达千克左右。
5.公司鸭茅种子的简介
名称:鸭茅
种子来源:美国
纯度:98﹪
发芽率:85﹪
包装:22.68公斤/袋
鸭茅种子
包衣鸭茅
包衣鸭茅和裸种对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