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石龙刍与灯心草神农本草经学习思悟之3 [复制链接]

1#

做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对每一件热爱的事物全力以赴,时光,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

在《神农本草经》上品里记载了一味中药——石龙刍。

原文如下: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鬼注,恶毒。久服补虚羸,轻身,耳目聪明,延年。一名龙须,一名草续断,一名龙珠。生山谷。

第一次看到“石龙刍”这个名字时,讲真,是第一次听。石龙刍是我最近在读的孙星衍辑注、徐斌校注的《神农本草经》里记载的第61味药。

在书的后面,解释说,石龙刍是灯心草科植物野灯心草的全草。

野灯心草?第一次听说哦!灯心草倒是临床常用中药!

于是,立刻查阅了《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图像库》,原来,野灯心草与灯心草虽一字之差,却不是野生的‘灯心草’,而是,灯心草科植物野灯心草。

图片如下!

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记载石龙刍和灯心草为不同的药。其记载,石龙刍的名字来历为“刈草包束曰刍。此草生水石之处,可以刈束养马,故谓之龙刍。”

而灯心草,直接释名为“龙须草,碧玉草。”

灯心草,在古代“取瓤为灯柱,以草织席及蓑。”即古代曾经做灯芯用来照明,还可以做草席和蓑衣。

灯心草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而石龙刍,就学识浅薄的我而言,从未听说临床应用。

灯心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effususL.的干燥茎髓。夏末至秋季割取茎,晒干,取出茎髓,理直,扎成小把。

生于水旁或沼泽边缘潮湿地带。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

秋季采收,割取茎部晒干,或将茎皮纵向剖开,去皮取髓,晒干。

本品呈细圆柱形,长达90cm,直径0.1~0.3cm。表面白色或淡*白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软,略有弹性,易拉断,断面白色。气微,味淡。

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1~3g。

下焦虚寒,小便不禁者禁服。

关于临床应用,因为灯心草非常轻,如果临床处方用药10克,就可能占满一锅,所以建议临床用量要小。

①治热淋:灯心草、凤尾草、牛膝根、淡竹叶各15克。用米泔水煎服。(《江西草药》)

②治失眠,心烦:灯心草18克。煎汤代茶常服。(《现代实用中药》)

③治小儿夜啼:用灯心草烧灰涂乳上与吃。(《宝庆本草折衷》)

④治小孩热病抽搐:灯心草克,鲜苦桃树二重皮克。同杵烂敷头额部、手足心。(《闽东本草》)

⑤治乳腺炎:灯心草30克。肉汤煎服,暖睡取汗。(《江西草药》)

⑥治膀胱炎,尿道炎,肾炎水肿:鲜灯心草30~60克,鲜车前草60克,薏苡仁30克,鲜海金沙30克。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⑦治*疸:鲜灯心草15克,枸杞根30克,刘寄奴15克。水煎,酌加糖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⑧治糖尿病:灯心草60克,豆腐1块。水炖服。(《福建药物志》)

左手文学,右手中医药!

阅读更多原创中医药美文,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