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指石下的客家古村落
」
五指石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平远县城以
北的差干县,这里是广东的边界,
比邻闽、赣两省,拥有丰富的丹霞地貌
景观,森林生态兼具雄险、奇,秀、
幽、古的特色所谓的鸡鸣惊三省之地
指的就是这里
这风景秀美的梅州平远,是广东客家人集聚居住的地方,素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说法,果真如此。在五指石景区旁坐落着许多的客家古村落。鸡鸣狗叫,屋舍俨然,和谐安宁。
行走于这里,遇见山里面的生活,砍柴喂鸭,艰苦封闭,四面都是大山,都颇有一种保守的意味。但也是不受外界打扰,享受着悠闲与安静。山里时光走得很慢,村里人诚诚恳恳,仿佛回到从前:日色是慢的,车、马、邮件是慢的,长街黑暗无行人。回想这里满布青苔的街道,静谧的曲巷,毫无商业气息的街坊烧味店,宽广的农田,遍地的家禽,古老鲜有人住居的围屋。确实是一种难觅的隐世生活。
走进一看,老屋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门前满是走地鸡,一捆捆作为日常所需的柴火堆放在墙边。墙上的斑驳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思绪在放空之间,眼下只有简单的生存,没有庸人自扰。老屋四周也无人,这个时间人们都在劳作,只有公鸡在到处踱步觅食
村里很多老房子,大夫第,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典型的客家围屋,建于明清时期。“大夫第”就是士大夫的门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庐。如同“进士第”“翰林第”,都是一种地位的显赫。围屋无论大小,门前有半椭圆的池塘,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这是客家文化中的风水理论体现
老屋已经没有什么人住了,从格局来看,这里是当时的大户人家,每一厢都有七八扇门。中庭的天窗正对着水槽,过去这里是用来接雨水。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长久不用,现在摆放了一些植物
自正堂向外,一层层扩展的“围”由这样的走廊连接,可见围屋占地之广,住户之多。客家人喜欢聚居,为防外敌以及野兽侵扰。只要有客家人的地方就能看见这样围屋,
围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
俗话说,未见客家人,先见客家楼。这样如此有特色的楼房让人过目不忘。每个中堂天井正对处都有蓄水池。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以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单而封闭,淳朴而随和。时隔多年,年轻人早已经不住在这里,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依然固守着古老的围屋。这里是老人离不开的根,是孩子童年的乐园
两个女孩在围屋的中厅里游戏,老旧的房屋是她们游戏的天堂。从水槽的一边跳到另一边,是欢乐的冒险。从这个房间的门穿到另一个房间的门,相互追逐间没有大人的阻拦和管制,像风一样的纯粹与自由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孩子的脸上写着欢乐。这里有无忧的童年记忆
雪白的鸭子在围屋门前的池塘成群结队的
游泳,门槛上慵懒的家猫旁若无人。仿佛
这些动物才是村落里的主人。他们悠游
自在,充满灵性村里还有很多果树,
有的是野生的,有的是村民自家种植的。
像那桑葚,枇杷都结满了果实
有丰硕而肥美的果肉。农民指着大树说,
这里的果树从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
年年丰收,鸟儿也抢食,毕竟从来没有打过农药。
见过了繁华的生活过后
不禁留恋起这样的田园生活
人生有味是清欢,不正是这样么?
文:许若安
编辑:静心
图片:网络
审核:封廷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预订门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