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带娃去海南,只有边玩边学的深度ldqu [复制链接]

1#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

短短十个字,将海南岛一语道尽。

海南是中国内地唯一的热带海岛,夏无酷暑,冬暖如春,是中国最佳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这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板牙科考营的起点。

年初,我和川爸带着小川到三亚旅行,一起坐在沙滩上看海,小川忙着捡贝壳、抓螃蟹……遇到不认识的,总跑过来问我们。而我们的回答一直很“苍白”:这是贝壳、这是螃蟹……再具体的知识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从那时起,我和川爸就萌生了科考营活动的想法:由科学家带着孩子认识自然、感受自然,进而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相比其他亲子游活动,我们觉得这是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回京后,经过半年的资源整合,板牙科考营正式开营了。仅仅半年时间,我们走过了高黎贡山、马达加斯加、张家界……

年末,我带着小川为了躲避雾霾,又一次踏上了海南岛的土地,空气宜人,温暖如春,一待就是四十多天。写下来这两篇游记和酒店攻略,供大家参考:

在三亚游荡了一个月,准备了这篇攻略

我在海南的45天,另类玩法推荐:住森林、逛农场、看古宅,不用看人头,还能愉快地吃吃吃

同时,我和小川也“混进了”板牙科考营的海南之旅,体验到了度假天堂另一方面的“富饶奇异”。

看到了绵延五十公里的海岸卫士——红树林。

红树林-冯尔辉摄

海南特有物种,与大熊猫同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海南坡鹿。

海南坡鹿-*秦摄

热带雨林中鸟儿的混群生活。

冯尔辉摄

孩子们在体验神奇的过程中,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观察、记录、统计、比较和分析;在体验自然的同时,学习科学知识、习得科研方法。

比起走马观花,孩子们能更深入地了解海南,和自然展开零距离对话,进而发现不一样的海南。这里不止海边和度假酒店,还有更加动人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海南的碧海海天,神奇世界,依然不时入梦。

这个寒假,我们板牙科考营的海南之旅再次出发,一起出发吧,去那块“奇绝冠平生”的地方。

课程基本信息

时间:年1月26日——年2月1日

地点:海南岛

主题:探索海南岛屿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价格:¥/人

适合年龄:(亲子)5岁及以上的亲子家庭

课程目标:

1、学习岛屿生态相关知识,了解海南岛特有生物:

红树林生态系统探究,了解红树的生存和繁殖方式,探索鸟类与红树林滩涂生物之间的关系

深入探索热带雨林,穿越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海拔梯度的热带雨林,系统了解雨林生态系统

观察雨林飞羽,学习雨林鸟类的多样性及特点,锻炼孩子观察生命世界的能力;

濒危物种海南坡鹿行为调查,探讨坡鹿保护机制

冬季海南两栖爬行类动物调查

2、认知、能力及情感三方面的提升:

从北到南贯穿整个海南岛,覆盖多种生态环境类型,让孩子沉浸在千奇百怪的环境下,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开拓孩子视野

在活动过程中,贯穿科学观察、测量、分类、调查环节,任务和实验环节,开启孩子的科学思维

活动过程中不时会有分组活动,小组内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小朋友在碰撞交流中,可以得到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热带岛屿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让孩子放下电子产品,走进自然,给孩子带来一场生命教育

与父母共同成长,接近亲子距离,加深亲子感情

从空中俯瞰中国,这个外形貌似雄鸡的国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台湾岛,一只脚是海南岛。

再仔细定睛一看,海南岛“这只鸡脚”还像一个椭圆形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

因为距离大陆有一段距离,得益于岛屿效应,海南岛分布着许多特有物种。

根据物种形成学说,岛屿形成的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岛屿的面积越大能支持和供养的物种数更多,而海南岛作为中国第二大岛屿,这里分布着许多特有的物种

海南岛有将近种特有动植物。

有世界上最濒危的、只剩下27只的人类远亲海南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

有曾经数量只剩下28只,经过保护已增至多只的海南坡鹿。

海南坡鹿-*秦摄

有珍稀的海南孔雀雉、海南疣螈、海南拟髭蟾……

海南孔雀雉

海南疣螈

海南拟髭蟾-李思琪摄

海南不仅仅有这些濒危动物,还有多样丰富的生态和物种,让人心向往之。

这次,让孩子跟随板牙科考营的脚步,认知多彩的生命世界,了解生命的神奇,体验一堂生命的教育课程吧!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海南之旅!

一、环绕大半个海南岛,四大自然保护区,全面了解海南的生物多样性

这次我们将从海口出发,穿越整个海南西线,一路到东南部的陵水,将环绕大半个海南岛,海南的自然风光、自然奇观、风土人情将一网打尽。

在海南,山岳纵横,河溪流淌,雨林长青,四季花开,碧浪翻滚,无论是雨林资源还是珍稀动植物,都在这里演奏者一曲高昂的生命赞歌,为孩子带来一片能够真切亲近自然的乐土。

因此海南岛对于中国,不仅仅是一座生态之岛,而且还是一座绿色之岛。为了保护海南岛的生态环境,人们设立了许多保护区。在众多自然保护区中,我们精选了四个自然保护区,为小朋友们来一场全面丰富的海南岛生物多样性之旅。

到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探访植物界的怪胎——红树。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有着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有“海上草原”的美誉。

红树林-冯尔辉摄

小朋友们将会和老师一起,探访植物界的怪胎——红树,了解它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小朋友认真书写自己学到的红树林知识

去邦溪坡鹿自然保护区了解中国最珍稀的鹿。

海南岛上有几个特殊的自然保护区,它们的保护对象也相当固定,邦溪坡鹿自然保护区就是专门为保护坡鹿而设。如今,人们依然能够在海南岛看见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就是自然保护区的功劳。

海南坡鹿-李思琪摄

海南坡鹿是我国27种鹿类动物最珍贵的一种,与大熊猫、金丝猴同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在邦溪坡鹿自然保护区,孩子们会有难得的机会,跟随护鹿员一起,了解这种数量只有两千多只的世界性濒危物种的生存及保护现状,探究人工繁育及迁地保护的意义。

在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秘雨林生态。

尖峰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是我国著名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尖峰岭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比印度、缅甸等地区的热带雨林群落还要高,和东南亚、南美等地的热带雨林相当,每平方公里的植物种数高达种以上。

从海滨沙滩到海拔米高的主峰,分布有棘灌丛、热带山地雨林等7个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有“热带北缘的生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在尖峰岭,孩子们将会观察雨林生物,了解它们的生存智慧。

在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低地雨林。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海南岛东南部,这里有中国极为珍稀的原始热带雨林区之一,以低地热带雨林的典型性和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珍稀性闻名于世。

这里的雨林与尖峰岭的雨林,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小气候不同,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观察低地热带雨林,了解对比不同地域环境下雨林生态的不同。

二、系统学习两大生态系统和鸟类学知识,感知海南岛屿的生物多样性

因为岛屿隔离等原因,海南岛形成了与大陆迥异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这次板牙科考营海南之旅,从两大生态系统和鸟类学知识入手,带领小朋友系统了解海南岛的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生态系统知识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纬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海水周期性浸淹,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的生态关键区。红树林在净化海水、抵挡风浪、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树林-冯尔辉摄

在东寨港,老师将会带领小朋友一起,了解“海岸卫士”红树林的伟大与壮阔,了解它们的生存与繁衍机制。

雨林生态系统知识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演化更替最快的生态系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法则在这里上演。

生活在这里的植物,用各种手段改变自己。有的适应阴暗、有的攀爬向阳、有的绞杀丛生……

动物们也用各种技能武装保护自己。有的使用隐身术来逃避捕食者,捕食者则快速初期。

留在这里的动植物,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生存下去,暗流涌动的雨林中,只有拥有顽强与智慧的生命才能生存下去。

热带雨林中的板根

在尖峰岭和吊罗山,孩子们将了解雨林生物的智慧,一览造物的神奇。

鸟类飞羽知识

海南的沿海滩涂,是天然的迁徙鸟类的栖息地。许多鸟类每年在固定的季节遵循一定的线路,来这里越冬。

在东寨港,老师们将会带着孩子,一起探究鸟类迁徙以及越冬的行为,了解鸟类的迁徙机制。

孩子用望远镜观察鸟类

在雨林地区,孩子将听到雨林鸟儿的啼鸣,体验丛林飞羽的神龙见首不见尾。

三、学习多项科研技能,建立基本科研思路

与传统的边走边讲解不同,我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仅给孩子带来知识的盛宴,而且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科学调查、动手实践环节,让孩体验专业而科学的考察技能,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培养科学观察能力

这次活动,我们将带领孩子,观察越冬鸟类,学习鸟类识别的方法以及越冬鸟类的调查方法,探究鸟类迁徙的原因以及对栖息地的选择。

小朋友们在滩涂边观鸟

穿越尖峰岭和吊罗山,看到生存在热带雨林中生物的另一面,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科学观察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学习科学测量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会带领小朋友,对科学意义上的测量有一个初步感知。

孩子们在认真填写科考手册

在沿海滩涂,老师们会带领小朋友,测量不同区块的底栖生物,它们的状况到底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们还会亲手种植红树,在老师的带领下绘制红树林滩涂生境图。这样孩子们不仅可以回顾自己学到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奇思妙想,体会大自然各种生命的生死相依。

小朋友们亲手栽种红树

学习科学调查

在雨林的夜晚,孩子们晚上架设红外相机,捕捉夜行动物的身影,学习野外调查技能。

学习科学比较

比较法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这次活动中,小朋友们将穿越不同类型的热带雨林,对比学习不同形态雨林中物种和环境的差异。

学习科学分析和推理

在邦溪坡鹿自然保护区,孩子们除了一探坡鹿的神秘,还会跟随老师一起,为海南坡鹿的保护绘制一幅蓝图,利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为坡鹿的保护献计献策。

小朋友们绘制坡鹿图

在尖峰岭,孩子还将绘制一张雨林生境图,回顾一路上观察到、学习到的雨林知识,学会总结并得出结论。

交流能力

整个海南之行中,老师会不时提出小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并进行分组讨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初步体验和感知学术共同体的氛围,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专业资深老师领衔,给予孩子深入的科学指导

科学家亲自指导孩子一直是咱们“板牙科考营”的传统,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次的领队的专家老师吧!

杨小农老师

板牙科考营甘南川西多样生态科考之旅、卧龙大熊猫志愿者之旅授课、鄱阳湖鸟类迁徙之旅讲师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学硕士,研究鸟类

成都观鸟会理事

《野鸟漫画图鉴》系列丛书插画作者

职业观鸟人,鸟类科普插画爱好者

常年在西南山区和青藏高原从事观鸟活动,多次前往若尔盖草原

对高原湿地鸟类及野生动物极其了解

李远杰老师

板牙科考营讲师

中科院生态学硕士,从事动植物关系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双学士

热爱自然教育,喜欢和小朋友打交道

冯尔辉老师(保护区专家)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

海南观鸟会副会长

工作方向为鸟类、红树林资源监测、红树林与水禽的关系

报名方式

点击下面的板牙科考营小程序报名吧:

关于报名和此次活动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咨询咱们的张丹老师和铝壳老师,

张丹老师

铝壳老师

或添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