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简说苏铁的诗,黄山老相片 [复制链接]

1#

作品读与评ZUOPINDUYUPING

苏铁《静中的音乐》

年6月5日。摄影:信繁

阅读

-《简说》期-

苏铁的诗

伍天短评

苏铁本名苏家驹,太平永丰岭下人,和现代著名作家苏雪林是同乡。年代后期开始,在《诗歌报》发表作品,成为*山现代诗写作的重要诗人之一。年6月30日。摄影:信繁静中的音乐

作者:苏铁

现在我已无力奔走

在饱尝艰辛与孤独

在一片浊水中和一些怪异的脸

告别以后我唯一可做的

便是在静静的院落里

感受卧房飘出的音乐

这样的时候阳光划过草丛

让你静静体会事物的变化

音乐是另一个世界

你不可忽视

在你不愿诉说的时候

音乐使你安慰

你离开昨天的你

把手伸入音乐的河底

在卵石与沙粒中你可以

独享金子的光泽和温暖

感受时间流过树木与山峦

山坡越过羊群

倒下的稻子使农人高大

这会是另一种好模样

如果你不信随我

到泥土的腹部音乐的边缘

看蚁翅如何翕动

这午后怎样使我彻底安宁

简析我所知道的苏铁大部分诗作均出于年代和年代最初两三年。从年前后,苏铁在当时中国诗歌界锐气最足的《诗歌报》发表成名作《枪》,之后有一个天才焕发的创作时期。年秋冬时候,郑小光、苏铁、方琦、老岸和我一起油印《徽州佬》文学杂志,选发了苏铁几首诗,这可能是目前较为完整的苏铁作品资料留存了。其后在年代社会大潮的裹挟下,苏铁回归他“苏家驹”本名的社会身份,跃入商品经济领域,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苏铁在当时能够脱离相对肤浅的抒情模式,作品从词和句跳出来,认真探求诗歌语言的节奏和叙述深度,而这,也是欧阳江河和王家新等一群诗人寻找的方向。

《静中的音乐》有点从玻璃镜反观自己的意味。诗何为诗?中国新诗创作从胡适肇始,历经模仿,口语,抒情与浪漫,年大陆与港台意识形态分割,图解式盛极一时。年代开始的“朦胧诗群”写作,算是一种对写作本身的思考。写诗说到底是个人行为(这不包括民间的长篇史诗行吟传统),苏铁令人信服的一点,在于通过其创作,很早就感觉到诗该如何写。这种自觉异常珍贵,即使今天,仍超越大多数的人群。从这个角度说,至少在*山诗坛,我们可以说苏铁是被低估的。原作于年7月

文学

电视剧《红楼梦》歌曲《葬花吟》,曹雪芹原诗。

摄影读图

《小补桥之春》

见载年出版的《*山》摄影集

年,徐霞客走过图中的桥

他去浴温泉,去登山道,还去感受风景。

百度一下:桥叫卧龙桥,还叫汤泉桥。

过了多年,山洪冲毁了桥,

再过将近年,重建了,更名小补桥。

后来,还有洪水冲撞,

桥成为断桥,在这张图片摄影之后。

时间忠实的,记下岁月的风景。

这一张图片是从影集《*山》翻拍的。影集标记的摄影者是:卢施福、*翔、齐观山、程大通、王君华、吴宝基、厉福昆、丁峻。*山的冬天很长,好像要从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2、3月。冬雪消融了,春水在溪涧里流淌,绿意盎然的生机就开始出现了。

这一张*山小补桥的图片,远山青翠,河道里卵石和溪水都很安静。去年8月份我到那里走过,桥上的亭子在,桥却是一座断桥。老照片是时间的记忆。

我是信繁,看见老照片里的故事。

概览

周云蓬的歌《不会说话的爱情》。

文字丨信繁伍天制图丨天歌编辑丨天歌-图文原创,转载请说明-

移步阅读

*山记

“*山山中人”赖少其

*山记

叶挺在*山

*山记

汪采白与*山

*山记

髡残与*山

*山记

*山画派与扬州

*山记

徐霞客浴温泉

*山记

初登天都峰

*山记

陪刘心武登*山

信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