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药仙课堂丨大茅山淡竹叶正当时 [复制链接]

1#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784152.html
医院订阅哦!

淡竹叶

清热;除烦;利尿

—淡竹叶

淡竹叶(拉丁学名:Lophatherumgracile)为禾本科,淡竹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须根中部可膨大为纺缍形肉质块根,*白色。叶披针形,圆锥花序;颖果椭圆形。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根药用,有清凉,解热、利尿及催产之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又可作牧草。

多年生草本,具木质根头。须根中部膨大呈纺锤形小块根。秆直立,疏丛生,高40-80厘米,具5~6节。叶鞘平滑或外侧边缘具纤毛;叶舌质硬,长0.5~1毫米,褐色,背有糙毛;叶片披针形,长6~20厘米,宽1.5~2.5厘米,具横脉,有时被柔毛或疣基小刺毛,基部收窄成柄状。

圆锥花序长12~25厘米,分枝斜升或开展,长5~10厘米;小穗线状披针形,长7~12毫米,宽1.5~2毫米,具极短柄;颖顶端钝,具5脉,边缘膜质,第一颖长3~4.5毫米,第二颖长4.5-5毫米;第一外秤长5~6.5毫米,宽约3毫米,具7脉,顶端具尖头,内稃较短,其后具长约3毫米的小穗轴;不育外稃向上渐狭小,互相密集包卷,顶端具长约1.5毫米的短芒;雄蕊2枚。

生于山坡、林地或林缘、道旁蔽荫处。淡竹叶耐贫瘠,喜温暖湿润,耐阴亦稍耐阳,在阳光过强的环境中,则生长不良,常表现为植株低矮、分蘖力降低、叶色发干偏*等,观赏价值降低。其栽培用土以肥沃、透水性好的*壤土、菜园土为宜。地植可选择通风好、无直射光的林中树下等遮阴处。盆栽可置于室内或阳光直射不到的阳台等处摆放。淡竹叶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植除药用等特殊需要外。

性味:

甘淡,寒。①《纲目》:甘,寒,无毒。②《生草药性备要》:味甜辛淡,性寒。

归经:

归心、胃、小肠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厥阴经。

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①《品汇精要》:孕妇勿服。

清热;除烦;利尿。主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小便赤涩;淋浊。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①《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②《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③《握灵本草》:去胃热。

④《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⑤《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

⑥《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捕。

⑦《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⑧《广西中药志》:治鼻衄。

淡竹叶治预防中暑:淡竹叶、大青叶、埔姜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药材淡竹叶泡)当茶饮。

治发热心烦口渴:淡竹叶10~15克,水煎服。

治尿血:淡竹叶12克,鲜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治尿路感染:淡竹叶12~15克,叮咚藤、凤尾草各30克,或灯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叶、生藕节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治膀胱炎:淡竹叶15克,灯心草10克,叮咚藤6克,水煎服。

治肾炎:淡竹根及块根、淡竹叶、杜枝杜(芯)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口舌糜烂:鲜淡竹叶30克,车茶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治火热牙痛、牙龈溃烂:淡竹叶50克,生姜5克,食盐2克,生石膏30克,水煎,药液频频含咽。

治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淡竹叶、茅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肺炎高热咳嗽:淡竹叶30克,麦冬15克,水煎,冲蜜服,日2~3次。

治小儿发热、惊风:淡竹叶、灯心、麦冬各6克,乌豆15克,竹心20条,柿饼1块,水煎服。

治小儿水痘:淡竹叶、蒲公英、金素英各9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预防麻疹:淡竹叶12克,夏枯草30克,钱葱(马蹄)40-60克,水煎当茶饮。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

竹叶汤(《外台秘要》)治眼赤:淡竹叶10g,*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核)20枚,栀子7枚。

预防咽喉痛:单味煎汤,代茶饮。

关键词:膳食

清热降火

淡竹叶金桔茶

保肝利尿

淡竹叶蛋糕

生津止渴

淡竹叶豆浆

近年来,以苦杏仁苷为指标对中药苦杏仁的炮制进行了一些研究,其炮制方法在《中国药典》年版中国医药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专家研究发现,尽管竹的种类不同,但其叶片成分都具有很好的营养和保健功能。竹叶特有的清香味,很迎合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态。研究发现,竹叶芳香主要是含有醛、醇、呋喃、酮类及一些含氧化合物。如果提取竹叶特有的清香成分,这在广泛使用的香水、除臭剂和空气清新剂等产品领域无疑很有开发价值。

(科普来源:中医药网图片部分取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