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邵阳小偏方开开眼隆回读者有本两百年前的 [复制链接]

1#

献方人:隆回陈建龙先生

偏方故事:

我家祖公以前世代都是郎中,家里有许多祖传的民间医学典籍,我现在手头上就有一本两百多年前的偏方集。关于这些医书的来历,还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我记得小时候祖公(爷爷的父亲)家的楼上放着一具棺材,大家因为敬畏和害怕都不敢上去,有一次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麻着胆子到楼上去猎奇。调皮爱翻的我,在棺材旁翻到一些老人过世时念经的经文和祖传的许多老医书,于是偷偷把医书拿了一部分走,藏在了自己家里。后来文化大革命中,因为破四旧,我祖公家里的经书和医书都被烧掉了,我保存的那些医书则幸免于难。这些医书很有些年头,一本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本是道光年间的,还有光绪年间的。其中还有一套比较系统的中医方略是以隆回本地民间医生的方子汇编起来的。其他还有一些偏方札记是近代的,年代虽然没那么远,但其中的偏方还真是不少。

这些书就是我的家传之宝,但我却不敢用里面的方子。一方面不认识繁体字的药名,另一方面听懂行的人说,这些书里面的方子很“毒”,有些药是连现在的医生都不敢用的。到目前为止,我只用过一个用五倍子煎水漱口治牙痛的方子(只针对虫牙,火牙不行),这个方子的确管用,我用后十八年来都没再犯过牙痛了。但其他方子的实用性就不得而知了。

家中的方子现在还能不能用?效果怎么样?能为广大患者带来什么样的益处?我带着这些问题找到了贵报的《邵阳小偏方》栏目,想通过《邵阳小偏方》栏目将方子逐步公布出来,让中医专家和懂中医的读者来审验它的价值。

《增广验方新编(上卷)》:偏正头风(节选)

头风,此症发时,虽盛暑亦觉畏风,痛不可忍。用乔麦粉炒热加醋再炒,乘热敷上,用布包紧,勿令见风,冷则随换,日夜不断。有人患头风十年不愈。照此治之,其病若失。愈后鼻流*水数日,从此断根。屡试神验。此治头风第一方也,并治寻常伤风头痛,惟气虚及风火虫痛不效。

方二(注:此方中的乌头有毒,请不要轻易试用):生大乌头(去皮)四两、南星(泡)一两共为末。每服二钱。薄荷七分、盐梅一个煎水,临睡前调服,虽二十年头风亦效。或用生南星生乌头等分为末。葱汁调贴太阳穴亦可。

方三:用手指按头上。有一处按着更酸痛者。以朱笔记之。用斑毛(斑蝥)一个,去头、翅、足研末。安于所记痛处。以核桃壳盖上。用布扎好。过夜起一小泡。以针刺出*水。其痛若失。曾治数人。愈后多年不发。

方四:硫磺一钱,川椒(取红色者去籽为末)三分,二味药拌匀。镕成小饼。左疼塞左鼻。清涕从右鼻出。右疼塞右鼻。正疼左右俱塞。清涕流尽即愈。神验。

方五:华拨(应为荜拨)末三钱。入猪胆内。候干取出。再用傎川芎、白芷、藁本、青黛、元胡索各二钱为末。水和为丸如莲子大。令病人仰卧,用一丸水化,灌入鼻中。觉药味至喉,微有酸气。令病人坐起。口咬铜钱一个。口内有涎出。盈盆即愈。或加皂角末一钱亦可。

方六:白芷二两五钱、傎川芎、甘草、用乌头(半生半熟)明天麻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食后服。细茶薄荷汤下。百药不效者,一服即愈。效验甚速。

方七:白芷三钱,天麻、防风各一钱。荆芥一钱五分。共研末煎服。此林屋山人经验方也。

方八:傎蕲艾揉溶为丸。时时向鼻嗅之。以*水出尽为度。

方九:凤尾草捣融。加麝香一分。拌匀。敷额门上甚效。

方十:都梁丸:昔王定国病头风。至都梁,求名医杨介治之,速进三丸,即时病去。其方用白芷(酒洗)为末,蜜丸弹子大,清茶或荆芥汤化下,食后服。忌食各鱼。

方十一:明天麻、白芷为末。蜜丸重二钱。每服一丸。先将荆芥一钱、细辛三分、煎汤细嚼。甚者不过一丸。食后服。忌食各色鱼。

方十二:生牛蒡子梗叶。(无梗叶用根亦可)取自然汁二碗。陈酒一碗。食盐八分。共熬成膏搽之。须极力搽热乃效。凡头风抽掣作痛者,用此必愈。

邵阳城市报记者龙晓

小编推荐阅读

邵阳谁有这么大魅力?一大拨富商"四”生有幸!

美女+红提+电商邵阳红提第一乡“红”遍全国

邵东八旬老太上山捡茶籽失联五天四夜!

邵阳也有个紫霞仙子?不,是紫霞公园!

邵东连人带车掉进水库家属获赔万

工业街某ATM机上留有大量现金!美女惊呆了

邵阳城区竟出现神秘“房车”!里面的人个个帅呆

重大消息:未来邵阳将通城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