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怀念沈空于洪大院十九 [复制链接]

1#

俱乐部和幼儿园直接规政治处领导。幼儿园有力气活儿就把俱乐部的战士找来,所以和俱乐部的战士特别熟悉。

那时候他们就四个人贺英驰先是组长,他调走了之后是张子林当组长。张子林那时就写书法,大家看他有才,加上他人特别实在,介绍对象的人挺多……俱乐部一年要放三百八十多场电影儿。主要是下连队去演,到导航台、定向站台、还有十五团的十二连等,一年四季不管是冬季大雪纷飞,还是酷热的夏天,他们都照放不误,那时候电影那个胶片,片子还不太好弄,一整就断片儿了还得修。这四人一直很认真负责。俱乐部在室内演电影的时候,十三排固定是给首长留着的。

因为有三个单位,干部、战士、职工、家属、根本就坐不下,只能在大操场上放。露天电影,夏天蚊子很多。为了一个好座位,我们都提前去把座位占好。记得演到紧关接要的时候广播就响了:飞行大队回去睡一觉,因为第二天飞行员们要飞行,他们一个个拿着椅子回去了,我们有幸把电影看到完。

俱乐部吉林兵叫张志宽,照片上有他,比我四岁吧!他每次到幼儿园都愿意逗小班儿的孩子们,让小班的小朋友朝他叫:爷爷。小班儿孩子小不懂事儿,让叫什么就叫什么。可是我非常生气。不喜欢他攀大辈儿,我总想找个机令教训教训他。我就对大班孩子说:“以后俱乐部张叔叔要让你们叫爷爷你们就朝他叫张大哥。放露天电影时片子还还没有到,幼儿园的孩子满地跑着玩儿,张志宽治支好了放映机,就等着放电影。他又逗小班孩子,让小班孩子朝他叫爷爷。大班孩子一听想起了我说朝他叫:张大哥的话,于是大班孩子都喊:张大哥,张大哥。这时候看电影的连队战土们就起哄:“哎呀张志宽当幼儿园小孩子的大哥了”。这一起哄不要紧。廖凱芸园长过来了,脸上很没有面子,心想:今天幼儿园孩子这么没礼貌,我得去说说他们。:“谁让你们叫的张大哥”?大班儿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刘老师”。天呐!我可惨了……

乌兰牧骑来慰问在飞机场演出,俱乐部还要负责音响、舞台、布置会场等工作很忙,沈空文工团来俱乐部慰问演出,他们照样做提前做准备,还有空二军的文艺队也来慰问演出。他们都需要提前做准备,非常辛苦的,虽然只有四个人,但是他们从来不叫苦,克服了种种困难。超额完成了任务,年年是先进集体。

凡是在于洪大院住过的人,战士、干部、职工、家属都在俱乐部门前照过相。俱乐部门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非常受全院人的欢迎。俱乐部儿前边儿有一小桥,经常有人在桥上照,俱乐部是背景。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俱乐部的西面栽了很多的樱花。很多人都在樱花里拍照。后来。大小孩丫都在俱乐部门前拍照片儿,每当提起了于洪场站,不约而同都想起来俱乐部门前拍照片儿的事儿,令人难忘……

每年“三八”坐大客逛街

在于洪场站的时候,上街成了最奢侈的事情。记得每年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场站的领导都会安排一次座谈会,再给所有的女同志每人发个小礼物:一条纱巾什么的。然后出一台大客,带着卫生队、服务社、幼儿园全体女同志,逛街太原街、中街、我们逛够了就坐车回来,那是最开心的事儿了……

有一年,我们幼儿园老师一起逛太原街,好像东西不花钱似的,看到什么买什么,平时几乎不出来逛街,我买了一件风衣、买了羊毛衫、给女儿买了一套衣服……看看大家谁也没有少买。

因为那时候公交车不通,得走半个多小时才能走到五八商店,再坐公交车。回来大包小裹儿,拿着还费劲。不像现在家里都有私家车。公交车通到了场站大门口。

年有了第一个教师节以后,每年教师节,场站党委都请我们幼儿园和小学校的老师一起吃顿饭聚一聚。畅谈一下,一直坚持了很多年。觉得是上级对教师的一种肯定、一种关爱、也不在这顿饭吃多少,主要大家坐在一起很高兴很快乐,心里很舒畅。

党委主要是感谢我们:对场站飞行团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我们培养了空军的后代……

我刚到于洪场站的时候,大操场上有很多草,有一种叫山羊胡子草,细细的嫩嫩的。后来警卫连的战士,那在那儿放上了高高的障碍板、还有平衡木、然后带着抢,一年四季反反复复训练……

三个单位的新战士,集中在各个单位的新兵连

每年都在大操场那,反复练习跑步、走步、特别是射击训练,冰天雪地一趴就是两三个小时,然后才去真枪实弹地去打靶,新兵连一般都训练三个月吧!

汽车连新司机也在那儿练习开汽车,插上长长的竹杆,反复练习倒车、拐弯、多年以后大操场的草也就完了,就没有好的了,山羊胡子草彻底绝种了。大操场是孩子们游玩的乐园。那里有叫不上来名字的小野花儿、兰花儿、小黄花儿、小紫花儿常年开着不败。孩子们那在那里逮蝴蝶、蜻蜓、、蚂蚱。高兴极了……

有一年盖飞行员家属大楼,成堆的沙子上有很多和沙子一样颜色的螳螂蚂蚱。孩子们开心极了,逮到了放了玻璃瓶子里。

下雨天,大操场有水上面有小草,孩子们喜欢光着小脚丫或者穿着塑料凉鞋在那里走啊走啊玩啊,寻找玩儿的乐趣儿。

女儿小的时候看见水里头有小蝌蚪。太阳一照,水就少了,小蝌蚪就快死了。女儿和几个小伙伴儿在那儿抢救小蝌蚪。从这个水少坑里,把小蝌蚪拿出来放到另一个水多的坑里。可是没过多久,太阳一照水坑里的水都少了,小蝌蚪都死了,女儿难过了好几天,这就是孩子的世界,大人不理解……

年赵春生当时在政治处当干事,后来当主任了。他还没有结婚,和张海燕在热恋中,张海燕年轻时是白富美。赵干事不知道从哪儿弄的杂技票,有幸给我一张,辽宁体育馆儿刚刚建成,还没有最后建好,我们坐在水泥的台阶上。那是朝鲜平壤杂技团到辽宁体育馆首场演出。后来年的时候。还凭手里的旧票可以兑换两张新票,可是谁也没有留啊!挺遗憾。朝鲜平壤杂技团获过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奖。跳绳、跳板、走绳、双人秋千等等。他把朝鲜的传统的游戏揉进了杂技里。看得我们相当刺激!也挺吓人,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那是我第一次看杂技所以印象特别深。现在想起来还特别感谢赵春生主任……

那时候每年生产队都补助:大米豆油。可是我因为我在灶上吃饭。只能分到一半儿,大米是每人二十斤分给我只有十斤、豆油是每人二斤分给我只有一斤、记得那时候去生产队领补助豆油,我拿了一个八王寺汽水瓶子。到那儿装油也就装八两吧。小蔡的爸爸蔡师傅说:“没事儿你再找个瓶子,我再给你打二两”。可是我后来没好意思去。二两油当时是很珍贵的,能解决大问题的。那时候沈阳市供应每个人每月才三两油。当时觉得很可惜……补助粮油的事儿已经一去再也不复返了。现在副食各方面供应是多么好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什么都能买到什么都有,那样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生产队那时候在西边儿。他们还做酒卖白酒。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是八毛钱一斤,纯粮食白酒,用高粱做的,很受欢迎。

尹相臣在生产队当过队长,记得那时候刚实行肉食鸡,生产队养肉食鸡卖肉食鸡,刚吃肉食鸡的时候觉得肉食鸡特别好吃很香,因为他很爱熟,不像小笨鸡做了很长时间也不爱熟。肉食鸡不是那样,那时候也挺受欢迎的。去鸡舍参观还得先消毒,用紫外线照全身。

因为尹队长的儿子,尹诚就在幼儿园。记得那时候肉食鸡,不随便卖。但是我去找尹队长,他卖给我两只。因为我同学刘金凤来了,她和我一起去的,她至今还记着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要感谢尹队长当年的照顾。

刘永春是从于洪大院走出来的摄影师,那时候他在司令部当保密员。自学摄影。每到星期天他骑着自行车去报社杂志社投稿也就是送照片。而且这一个月下来能有五六张照片刊登了。有不菲的稿费。他转业的时候,沈阳晚报领导一看他发表在各个报刊上那么多的摄影作品,还获奖,马上就留他当摄影记者。但是后来他下海了,我学摄影也是受他的影响。他的照片拍的特别好。他给于洪场站战士、干部、职工、孩子拍摄了不少的照片……

刘永春当时拍生产队,那时候生产队也是一道风景线。那里有高高的树,还有一条小河儿。还有牛羊是谁养的我就忘了,他拍生产队还获奖了。

上级首长来检查工作,他拍照片、各个单位的沈空现场会他拍照片儿、连队有好人好事他拍照片、新闻报道及时准确快捷。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一致好评……

服务社那时候卖菜都要票,家家户户都发一个卡片儿,那上面有户主的名字,一共几口人。我因为在灶上吃饭是没有这种卡片儿的,没有这种待遇的。因为服务社都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还有集体宿舍的小周小王在服务社。我每次去了也都悄悄的把菜买了。现在想起来很感谢他们。因为当时副食蔬菜供应是多么缺呀!能买一点儿也解决了当时的很大问题……

首先感谢很多网友留言:小龙:虽然你没上过幼儿园,每期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