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浚(-)如果仅作为清代一名状元,今天可能会默默无闻。但他是史上唯一的状元植物学家,清代罕有的科学家,他的名字今天仍不断出现在各种文献中。
吴其浚在翰林院任职期间,道光帝对外来的植物挺感兴趣,曾拿宫中的仙人掌等珍稀花草给他识别。当时仙人掌可是稀罕物,刚传到中国不久。吴其浚详细向皇帝介绍了仙人掌的生长习性。道光帝颔首表示满意,接着君臣继续探讨来自西域的黄瓜、甜瓜。
仙人掌
吴其浚自幼喜爱和花花草草打交道。他喜欢读《本草纲目》之类的书,并经常到野外采取植物标本,与书本进行对照。
年后,吴其浚父亲、母亲相继去世,他回河南固始县乡下丁忧了8年。
在乡下守孝期间,吴其浚在家乡开垦了一个私家植物园,起名东墅。园里盖有几间茅草房,挖了水塘,种植了桃、梨、牡丹、柳树、及各类中草药、各类瓜果蔬菜。园子还种植了南方的柑橘。柑橘树怕冷,他独创了“泥封保温过冬法”,让这一岭南水果可以顺利落户河南。
整个园子奇花异草,郁郁葱葱。吴其浚为此写了一首诗,描述了东墅植物园的情景:
堤上种桃八百株,
堤外栽柳三千树。
亦种奇花亦种菜,
半藏农具半藏书。
吴其浚没有像陶渊明那样沉醉于自己营造的田园山水之间,吟诗作画。作为一位务实的科学家,他没有那么多功夫诗情画意,他在劳作之余,认真了解园中每一类植物的生长习性,记录在本子上,还画了像。他没有独守在自家园子里,经常出去调查研究,与乡亲父老交流。豫南及大别山的荒山野岭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在乡下的这几年,他积累了各类植物的素材。
道光二十年(年),吴其浚受到道光帝重用,外放为封疆大吏。他先后出任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抚,并曾署湖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他宦游了大半个中国,也对各地的生态环境、植物动物、甚至于矿产冶炼都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研究。
在植物学方面,吴其浚更是如鱼得水。他对吃喝玩乐、拉帮结派丝毫不感兴趣,闲暇时间全在田间山野。为了了解一个植物,他会谦虚地询问农夫、药农甚至于放牛娃。吴其浚白日工作,晚上写作,心力交瘁。
当时吴其浚曾想辞去山西巡抚的官职,安心完成自己的著作,可惜太迟了。他花费了毕生精力撰写的两部书《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正待收尾时,因病与世长辞。后来继任的山西巡抚陆应谷很为这位同事感动,用了两年时间帮他整理书稿,校勘印行。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22卷,录植物种,书中摘录了历代本草、农书、方志、诗词杂著等书籍中有关植物的资料。
《植物名实图考》38卷,全文71万字,收载植物种,插图幅。图绘精美,图文并茂。书中记载植物种类比《本草纲目》多种。特别是其中许多是南方或边疆地区植物,呈现区域性特点,补充了历代本草地区性的缺漏和不足,更有特殊价值。
棕榈树
书中收录了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直接与实用有关的植物种类,所载植物范围更大,并开始摆脱单纯实用性的框框,而有向纯粹植物学转变的趋势。
茄子
《植物名实图考》的问世,推动了植物学、本草学的研究和发展,在中国植物学史上占有分水岭的重要地位。日本、欧洲各国学者对这本书均给予很高评价。
清朝晚期,经济上实行闭关锁国,科技研究方面也停滞不前,被西方远远抛在后面了。少数有识之士,如吴其浚等,能够学以致用,刻苦钻研,却以他在植物学等科学上的研究,获得世界的尊重与认可,是文人中的一股清流,被载入了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