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竹禽图是宋徽宗观察能力的体现,彰显不 [复制链接]

1#

宋徽宗赵佶创作的这幅《竹禽图》是一幅设色绢本的长卷,是北宋时期院体花鸟绘画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宋徽宗清细富贵花鸟画风格的经典代表之作之一。

作品采用的是平视构图的方式,画面背景并不复杂,只画了错落有致的崖石缝中的两株凤尾草,还有从崖石背后伸进画面的,两竿剪刀手式造型的竹枝,还有两只山雀落在还竹枝上面。这个生动、有趣的画面被细心的赵佶观察到,并将其绘入作品。

一只山雀落在上面的竹枝上,腹部正对着人们,而另一只则侧着身子落在了下面的竹枝上。上面的这只山雀回头凝视着下面的山雀,下面的这只山雀也抬头望着上面这只山雀,两只山雀儿深情的相视着,形成了顾盼之态,仿佛合唱着一首动听的情歌。

赵佶不仅将两只山雀的这一瞬间的表情、姿态画面的瞬间进行了捕捉,而且还将其画得栩栩如生。这不能不让人佩服赵佶细腻的观察能力。

赵佶不仅对动感十足的山雀观察的非常细致,竹、石的观察也是相当细腻的。你看,他对竹叶只进行了敷染,没有进行勾勒。细心的朋友还可以看得出,崖石除了朴拙、写实的用笔以外,更突出运用了他独创的“瘦金体”楷书的笔法。竹、石是釆用了小写意的画法,与两只山雀的立体感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比,画面上的这些构图,都是赵佶不同寻常的观察能力的体现。

在这幅作品中,他还用了生漆点画鸟雀的眼睛,这种生漆是漆树的汁液自然形成的,用来进行绘画,不仅非常牢固,又如小豆粒一般突出在画面上,立体感很强。用它点出的山雀眼睛不仅自然、生动,而且还相当明亮,这也是赵佶在对绘画材料进行了细致观察后,才有了使用生漆点缀山雀眼睛的奇思妙想。

看得出,这幅画的确画的是非常精细,这种精细,实际上就是宋徽宗赵佶观察事物精细的一种反映。

宋徽宗对事物观察的能力是流超一流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